現在位置:首頁資訊分享


訪客人數


即溶咖啡製造過程大公開

何謂即溶咖啡? What's Instant Soluble Coffee?

即溶咖啡之正式名稱為Instant Soluble Coffee,是一種由咖啡豆製造的粹取速溶沖泡品飲品
意即馬上可溶解並飲用的咖啡。
 




 
即溶咖啡在1890年由紐西蘭人 David Strang所發明並登記專利,1901年由一個在美國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學家-Kato Satori做改良。
 
喬治·華盛頓 發明了大規模生產即溶咖啡的技術,並在1910年將其推向市場。
 


           





    為了應對咖啡豆過剩問題,巴西政府與雀巢公司在1938年發展出了更先進的噴霧乾燥法用於即溶咖啡製造。

       具體做法是用熱的蒸汽使咖啡豆中的水分蒸發,留下乾燥的咖啡提取物。即溶咖啡能夠很快的溶化在熱水中,而且在儲運過程中占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,更耐儲存,因此在大眾市場廣受歡迎。
 










即溶咖啡最早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,盟軍士兵使用即溶咖啡作為日常飲品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。









一、製造方法

最初階段的加工方法與烘焙咖啡無異,而後段的製作方法不同,差異如下:
1. 將烘焙過的咖啡豆研磨成粗顆粒。
2. 將研磨過咖啡粉放入萃取機,以熱水完全將咖啡液萃取出後,馬上倒入分離機,過濾機,再將沉澱物去除後產生濃縮咖啡。
3. 最後再將此濃縮咖啡依噴霧乾燥或零下40度真空槽將水份汽化,製造出即溶咖啡。

二、種類

即溶咖啡其製造過程中依其乾燥方法的不同,而產生如下三種不同的咖啡:

1.噴霧乾燥法:(Spray Dried)
由高度約25-30公尺(約8-10層樓高)的高塔,經由高壓噴嘴將濃縮咖啡液以噴霧狀由上向下噴,在其過程中因是以熱風噴灑,故可將微粒子中的水分蒸發掉,因而就會在高塔底部留積微粒子或微粉末,此為俗稱的第一代即溶咖啡。由於在加工過程中,是以加熱方法來乾燥,故而會流失一些咖啡的香味,碳燒味比較明顯。

2.噴霧乾燥結晶法(Agglomerated)
通稱Agglomeration,即凝集塊狀之生產方法。此即為上述噴霧乾燥法所生產出的微粒子,注入咖啡液後再加溫溶解,然後再以熱風乾燥後,進行冷卻,即會產生塊狀結晶即溶咖啡,此被俗稱為第二代即溶咖啡,其品質與噴霧乾燥的咖啡相同,只有外觀形狀不同,此種即溶咖啡成沙粒狀,焦味更強,但容易溶解於水中,故通常都被用於製造冰即溶咖啡較多。

3.凍結乾燥法(FREEZE Dried)
此種方法是將高溫萃取濃縮咖啡液先凍結成磚塊狀,再將咖啡磚打碎成顆粒,最後以紅外線乾燥咖啡顆粒。由於此生產方法,全程以低溫乾燥的方式進行,故而咖啡的香氣可以被凍結在顆粒中,不會被高溫破壞,此作法俗稱為第三代即溶咖啡,外型顆粒狀,其品質及香味較能保有研磨咖啡豆的原始風味。

由此可知,即溶咖啡粉本身是由烘培咖啡豆經過熱水萃取後得到的產物,過程中並沒有添加人工香料,也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額外負擔。
※ 現代製造即溶咖啡一般是通過以下步驟生產:
 
焙燒→研磨→提取→乾燥(乾燥的方法又分為噴霧乾燥和冷凍乾燥)